“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4年会”在京举办
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
中纪委网站: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 推动补齐管理短板

立法禁“啃老”是一厢情愿

发布时间:2014-06-26  来源:央视网-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

  日前,《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草案规定,老人可以对子女“啃老”说不。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人经济资助的,老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人的财物。

  “啃老”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恶意“啃老”近年来更是屡见不鲜。中国父母对子女唯恐关爱不够,始终认为自己的辛勤奋斗都是为了让子女生活得更好。在这种习惯性心理支配下,不少父母总是倾其所有,甚至砸锅卖铁,也要帮衬子女一把。久而久之,一些子女便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并视享受父母钱财为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那些独立性不强、环境适应能力差的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不愿通过艰苦奋斗独立生活,转而啃噬父母的血汗钱。不少人寄希望于法律干预这种现象,于是立法似乎就成了一条路径。

  通过立法禁止恶意“啃老”,初衷是好的。但归根结底,“啃老”属于道德范畴,将道德调整的内容纳入法律强制轨道,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一方面,“啃老”行为的恶意标准难以界定。对于子女“啃老”的恶意行为,因为家境的贫富悬殊程度不同,父母和子女的理解也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连父母与子女对“恶意”行为的界定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旦将其硬性纳入法律规范,又如何确立一个能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恶意”标准?

  另一方面,“清官难断家务事”,将“啃老”的行为上升为法律强制制裁的对象,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也会遭遇道德与法律冲突,导致司法裁判价值取向的“两难”尴尬。如果认定子女的“恶意”行为成立,虽然从法律上保护了父母的权益,但也会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反目,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难以有机统一,还可能导致家庭的不和谐。这方面,古人的做法值得借鉴。为防止道德入法后司法面临的艰难抉择,古人曾对“亲亲相隐”、“为亲报仇”等情法冲突的亲情犯罪持宽容态度,部分时期甚至对亲人之间的告发持反对态度,亲人间的告发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古人这样处理的启示是,凡能够通过道德规范予以调整的行为,绝不轻易将其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否则,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而且,法律并非万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当然,对于“啃老”族中那些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甚至沾有赌博、吸毒恶习的部分子女,依法应予以严肃制裁,但现行的相关法律也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用不着再单独立法。

  尽管法律具有道德属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质就是被赋予了国家强制力的道德,但道德和法律始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社会规范,各自调整的对象不同。只有道德规范调整失灵,才可能使用法律规范去调整。幻想通过“道德入法”来遏制恶意“啃老”行为,只是一厢情愿。(作者:张智全)

中国参政网摘编任薏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