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4年会”在京举办
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
中纪委网站: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 推动补齐管理短板

编辑“被”取消后 全媒型人才还远吗?

发布时间:2016-12-22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小[ ]

  一则互联网公司的内部结构调整的传言何以引发如此关注?因为,它让我们再次陷入对“编辑”所领衔的传媒价值的审视与思考。互联网给媒体生态带来的变革是深刻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惶恐与不安已非一日。

  原标题:编辑“被”取消后 全媒型人才还远吗?

  日前,关于某门户网站的一则“计划裁撤内容部不再设编辑岗位”的消息成一时热议。14日,该门户网站发表澄清声明,声明基本澄清了两点事实:第一,否认裁撤内容编辑部,重新界定新闻编辑职责;第二,确认人事变动。至此,此事可算告一段落,但它在媒体从业人员中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无独有偶。美国某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全面实施“移动先行,数字第一”的新媒体发展战略,预计一年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记者岗位也将不复存在。

  一则互联网公司的内部结构调整的传言何以引发如此关注?因为,它让我们再次陷入对“编辑”所领衔的传媒价值的审视与思考。

  互联网给媒体生态带来的变革是深刻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惶恐与不安已非一日。

  曾有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对小编说:“现在谁还看电视啊!”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利用多种平台发声,用户在使用平台时会进行选择。因此,没有用户意识,不积极参与到平台的构建传播中就会被淘汰。不管是电视还是纸媒等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在互联网信息共享的冲击下,日益感到作品生产和传播的困难。

  除了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自己的惶恐外,新媒体从业人员也面临着压力。尽管像小编这样的编辑在网络平台工作,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新的冲击。网站技术的更新换代,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当前的无人机拍摄技术、VR虚拟技术……无一不在挑战着每一个编辑的思考和应变能力。

  技术,还是内容?这是个问题。

  “取消编辑岗位”之所以能引爆人们的神经,除了个体的职业危机,还有媒体融合变局下的集体焦虑。

  与传统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不同,一些新兴资讯媒介以用户为中心,技术运营为主,迅速地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分散了传统门户网站流量。于是,内容控与技术控,这原为平行的两者却平添了些许火药味。

  编辑真的会取消吗?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的确有可能消失,但“编辑”仍会存在,只不过恐怕是会“改变了模样”。

  从上述门户网站的声明中可知,他们将对新闻编辑的职责进行重新界定,采用“编辑流+推荐流”的模式,将内容生产和传播推广并重,不失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体对内容生产的探索。而美国那家有线新闻网则明确转型的方向是:电视记者转为全媒体记者,电视新闻机构转为全媒体新闻机构。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是大势,融合的基础则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掌握,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仅仅会写文章已经行不通。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要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新科技的使用能力等等,向全媒型人才转变。新闻从业者不仅仅是从事新闻采编,更是信息分析师和产品加工师。

  同时,转变意识,增强用户意识和产品思维。未来的媒体在这个信息庞杂的时代要传播自己的声音,就要在坚持传播立场和底线的基础之上,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以产品思维打造精品的新闻产品,以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占领思想传播的阵地。

  总而言之,媒体融合时代,终将拒绝套路化的编辑。只有创新思维,创新系统,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摆脱危机感,实现新发展。(文/杨静)

中国全民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