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开创新的历史——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侧记
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蓝鲸传媒李武:从财经记者到新媒体创业者的变身

发布时间:2015-10-08  来源:新华网-《中国记者》杂志  字体大小[ ]

  蓝鲸传媒李武:从财经记者到新媒体创业者的变身

  编者按:蓝鲸传媒是证券时报财经传媒集团投资的一家以财经记者社区为基础、拥有五个不同创业产品的新媒体公司。7月10日,这家由两位记者创办的公司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5000万A轮融资,并将于7月底推出新版蓝鲸APP。《中国记者》为此专访蓝鲸传媒创始人之一的李武,请他讲述新媒体创业历程、介绍项目运作详情,以及对新媒体行业的体会与思考。

  《中国记者》“对话新媒体”栏目已专访多位新媒体创业者。今后,这种特色访谈还将继续,以期从另一个角度为探索转型的媒体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从财经记者到新媒体创业者的变身

——对话蓝鲸传媒联合创始人兼COO李武

《中国记者》记者 程 征 万小广

  从记者QQ群开始

  中国记者:在创办蓝鲸之前,您曾经是一名资深的财经记者。能否谈谈您的职业生涯与创业历程?

  李武:我曾经是学体育的,一直想做体育记者,但后来阴差阳错地进入一家财经报纸从事财经报道。2008年,来到搜狐财经继续从事财经领域的调查报道。

  在搜狐财经的日子里,我下了很大功夫做调查报道,也挖出过很有价值的独家新闻。但有段时间,我感觉做媒体一眼就能看到头,有些厌倦了。正好2010年搜狐送我去清华管理学院进修EMBA媒体班,我干脆辞职和班上同学一起组建公司,专门承接经管学院的活动。这是我的第一次创业。

  中国记者:蓝鲸是您的第二次创业?当时为什么会做这个产品?

  李武:对。第一次创业做了两年多之后比较迷茫,我们几个合伙人开始反思创业的方向。这时《财经时报》的前同事徐安安已经在新浪担任华东站站长,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2010年之前纸媒发展很好的时候,新记者入行是有人带的,老记者会手把手教他,带他去采访,把手里的资源、人脉都介绍给他。但是2010年前后媒体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纸媒还是网媒,大量年轻记者都没人带了,他们拿不到资源,只好抱团取暖,组建QQ群互通有无,共同成长。蓝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它的前身实际上就是一个记者QQ群,记者在里面共享新闻线索、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等等。

  我们就想,为何不在这个基础上做个网站,把记者们提供的资源做成一个数据库,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共享。于是就创办了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也就是现在的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网站是封闭式的,采取定向邀请的方式,对象必须是记者,主要通过人脉关系链来扩散。网站采取众筹众包的模式,记者在获取采访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分享自己的资源。这种资源交换是通过虚拟交易币来完成的,一般是2换1,比如你要获取一条新闻线索或联系方式,需要拿自己的两条线索或联系方式来换取。

  中国记者:资源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分享的动力从何而来?

  李武:随着2009、2010年微博影响力的爆发,媒体的环境也随之变化,记者过去还常常能拿到独家新闻,但现在太少了,尤其在财经领域。随着消息渠道的增加,媒体人获取新闻线索也出现了新情况,所以现在的记者更愿意相互协助,把事件的影响力做出来。当然,最核心的诉求是成长的需求。网站刚建立的时候,是靠一二十个资深记者不断提供线索和资源,但是后来年轻记者逐渐成长,贡献也明显增加。这个记者社区已经由最早的几十名滚动发展到现在的逾四千名记者,覆盖国内千家媒体。

  从封闭平台到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记者:蓝鲸记者工作平台实际是封闭式的工具型社区,具体有何种功能?

  李武:蓝鲸记者工作平台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报道线索、专家通讯录、大事件时间轴。大事件时间轴是以日历的方式标注出所有财经类新闻发布会。在这个社区里,记者会对新闻线索进行讨论核实,还可以实现跨地区协作,比如四川记者需要采访北京专家,可以通过北京记者来联系等等。

  下一步打算推出新版独立的APP,目前主要仍是记者用户,接下来打算拓展专家和企业用户。这样蓝鲸就会成为一个记者、专家、企业三方交流的平台。

  中国记者:封闭型工具社区如何扩大影响力?

  李武:考虑到蓝鲸是个封闭平台,影响力有限,我们从2012年开始创建微博、微信账号,将其作为形象展示窗口。蓝鲸的内容具有天然的媒体属性,大量一手信息可以转化为新闻。蓝鲸微博账号凭借2014年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一炮而红。当时各种消息满天飞,很多未经求证,一些媒体纷纷中招,但我们没发过一条假消息。编辑团队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梳理、求证,按时间轴进行更新发布。那段时间蓝鲸微博粉丝增长20多万。这让我们对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规律有了更深理解:在信息爆炸、碎片化的时代,经过梳理和求证产生的专业信息非常有价值。

  中国记者:所以你们推出了财联社?它的定位是什么?

  李武:财联社主要针对A股投资者,是针对C端(大众客户)的产品。财联社按时间轴更新信息,重要消息标红,有的直接弹窗发给用户。这款App今年3月份才上线,恰逢A股市场井喷,发展得很快。现在网站、移动端合计活跃用户已超过50万,最近还和搜狐达成合作,嵌入搜狐财经首页,每天带来数千万流量。

  中国记者:财联社的消息来源是什么?如何在众多财经信息产品中脱颖而出?

  李武:一部分消息来自蓝鲸平台,我们对其中重要信息加工整理向大众推出;另一部分是聚合整理,全方位盯各类消息源。我们的消息很快。为抢先播发消息,我们的编辑甚至对《新闻联播》进行听打,新闻刚播完,我们就发稿了。

  中国记者:财联社的信息是机器抓取还是人工推荐?

  李武:人工推荐。在信息这个环节,机器永远无法替代人工。财联社有十多个人的团队,编辑大部分来自于券商、机构的分析师,擅长分析新出台政策或重大事件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和意义。正因为有资深的编辑,推荐的消息精、准、快,才受到股民以及机构的欢迎。

  中国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即将上线的蜂网系统?它与蓝鲸和财联社的关系?

  李武:蜂网是我们打算推出的第三款产品,它主要针对各类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更精细的金融资讯服务。蓝鲸是三方交流平台和社区,财联社是信息挖掘、核实、整理,蜂网则为机构提供更深入的资讯服务,这三个板块是紧密咬合的。

  蓝鲸的最大价值就是建立了以记者为节点,覆盖全国的人脉和信息网络。蜂网本质上是依托这张“关系网”的金融信息定制服务。机构看到我们发布的信息之后,可以直接联系记者,求证更进一步的信息;也可以联系相关业内专家,为其调研分析助力。

  实际上我们已经做过这样的“中间人”。曾经有A公司分析师为了摸清B上市公司在C地的投资情况,通过我们联系上了C地的记者,该记者为其介绍了C地相关公司的专家,很快解决了问题。上海有两家类似的“专家经纪人”公司,主要给机构提供专家的代理服务,比如做调研报告、付费访谈,从中收取一定中介费。公司的年收入已超过6000万,可见这个细分市场的广阔空间。包括券商、私募、投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都有这方面的刚性需求。

  以往记者写稿存在不确切知道报道谁在看,有什么价值和影响的情况,而且缺乏服务意识。现在我们可以挖掘报道的长尾价值,除了报道本身提供的信息外,还让记者为客户提供进一步的服务。

  中国记者:除了三大板块,还有什么产品?

  李武:还有蓝鲸TMT和浑水自媒体门户。TMT是科技、媒体、通信的缩写,实际上也是一个专业记者平台,可以理解为小一号的蓝鲸或专业版。这个产品有六七个人在做,主要关注互联网创业,打通产品评测与投资估值的界限,为投资人与创业者提供交流平台。浑水是财经自媒体人的平台,聚合了包括蓝鲸社区成员在内的众多财经记者和自媒体人。当初做这个门户主要为了进行品牌推广和广告分发。去年这个平台刚建立,营收就超千万了。现在已经聚集了150位自媒体大V,有效覆盖粉丝超过1亿。

  中国记者:蓝鲸的模式国外有类似的产品吗?竞品是什么?

  李武:没有,蓝鲸的模式国内外都没有类似的案例。如果一定要对标一个的话,我想应该是Bloomberg。不过我们想更进一步,做中国的Bloomberg+。

  与资本共舞 加强技术投入

  中国记者:当初为什么选择《证券时报》作为战略投资方?最近的五千万A轮融资是如何推动的?资方看中蓝鲸什么?

  李武:两年前开始有很多投资方和我们接触,但以产业资本居多。《证券时报》是三大报之一,无论是新闻资质还是市场影响力,都跟我们高度契合,可以弥补我们的短板,我们也可以作为报纸新媒体转型的探索平台,所以2014年初双方达成了合作。A轮融资是去年年末开始考虑的,一开始接触的是产业资本,后来开始和市场化的投资机构接触。投资意向几个月前就达成了,总共收到了六七家投资意向书,从中选择了三家。在签约前一周,还有其它投资方开出高于当前价三分之一的条件要求投资。

  中国记者:资方看中蓝鲸什么?融资后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分配的?

  李武:鼎晖的决策是最快的,第一天晚上见,第二天就见了合伙人团队,当晚就表示要投,并立即成立了项目组。他们看中的应该是蓝鲸团队在新闻信息方面的专业程度,以及相关行业的前景。还有很重要一点是看中我们平台高净值的人群。股权结构比较简单,两个自然人持股超过50%,我们打算年内启动B轮融资。

  中国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蓝鲸的团队架构?各大业务板块之间是独立运转还是共享团队?

  李武:蓝鲸现在总共70多人,北京上海各半。内容团队主要在上海,北京以运营和技术团队为主。架构主要分为编辑内容部、产品技术部、运营部、TMT事业部、浑水事业部。编辑团队还准备招聘一批人,覆盖全行业。技术部门统一运作,各大业务板块之间独立运营,各有各的团队。

  中国记者:创立蓝鲸至今,遇到的难点是什么?

  李武:创业过程天天都会遇到难点。很多事情想法很好,但执行起来会出各种问题。要说最困难的应该是技术,我和徐安安都是记者出身,不懂技术。以前我们技术外包,外包的问题是,你有什么需求他可以实现,但仅仅是实现,迭代很麻烦,也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预判。我们今年挖来了两支很强的团队,一批来自新浪,一批来自百度,另外还有阿里和腾讯的技术高手来做我们的场外指导,他们对技术的理解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可以重新梳理我们的技术需求,更科学地搭建技术架构。

  中国记者:技术团队的变化意味着你们将以移动端作为战略重点?

  李武:没错。移动端是未来的趋势,记者很忙、专家也很忙,不可能老在PC端。所以蓝鲸下一步的重点就是移动化。蓝鲸APP准备7月末推出。

  技术是媒体人创业的短板

  中国记者:怎么看待媒体人创业?身边创业的媒体人多吗?

  李武:创业的人挺多的,主要原因还是感到传统媒体发展遇到天花板,自身的转型改革又有相当的难度;另一个原因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风潮,早些时候就有这个趋势;第三,媒体人有大量资源,当然,把这些资源转化成真正的商业价值还有很多路要走。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创业市场很火爆,一个项目融到资金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记者:媒体人创业短板在哪?

  李武:就我来说,不懂技术是最大短板,在这上面吃了很多亏,如果一开始有一个很强的技术团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第二,媒体人不太接地气,总觉得自己认识很多大佬,手里有很多资源,很容易把创业想的简单,也不太愿意放下身段取悦用户;第三,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的研究不深入,思维模式也有很大区别,让做内容的人去做渠道太为难了,更不太会把信息变成服务。

  中国记者:为什么选择一只可爱的“蓝鲸”作为你们的LOGO?

  李武:其实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不过蓝鲸是已知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个头大,生存能力强,这也是我们的希望!

 

 

  采访札记

  和我们到过的其他创业公司一样,蓝鲸在北京的办公地位于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这座疑似居民楼“转型”的写字楼上,空间略显局促、简陋。

  谁能想到,这家公司刚刚获得5000万A轮融资、年内即将进行B轮融资。刚进门时,正好碰见几位年轻人围着黑板进行头脑风暴,热情洋溢、士气高涨,一张张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面孔与简陋的办公室形成鲜明的对比。

  年轻的创始人李武,俊朗热情,言谈中时常出现新锐的网络词汇。他说,自己学体育出身,最初的梦想是做体育记者,没想到却在入行时阴差阳错做了财经记者。即便如此,李武也没有抱怨,更未放弃新闻理想,职业生涯中写过很多有影响的调查报道。他的创业项目也与新闻人直接相关——从一个年轻记者分享资源、共同成长的QQ群,发展成拥有四千多名记者的网络社区,下一步还计划打造成记者、专家与企业三方的网络交流平台。

  目前蓝鲸传媒的五块业务环环相扣,既有专业社区,也有大众传播,还有服务延伸,俨然形成一个产业链条。李武和另一位创始人徐安安不仅在纸媒工作过,而且分别在搜狐、新浪任职,对于打造新闻人社区及相关业务而言具有天然优势。蓝鲸的模式是首创,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这多少令我们有些惊讶。李武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外传媒环境及业态差异。国外动辄是白发苍苍的老记者,他们还需要苦思抱团找资源吗?

  创业者的背景也令人触动。坦率地说,和我们采访过的海归精英、报社高层等创业者相比,蓝鲸传媒的两位创始人是各自领域的业务骨干,没有这些光环。他们创业,一方面说明创业已是寻常事,并非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媒体人才流失或许已经比较严重。

  采访结束,已经是下午五点,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位创业者忙得连早餐都一直没顾上,桌上的小米粥、鸡蛋、油条依然原封不动。结束采访后,李武送我们到电梯口,对我们说,很快就要搬新办公室了,换正经的写字楼,因为新招的人太多,这里已经坐不下了。说罢,他腼腆地笑了笑。

中国全民公众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